全方位宽领域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时间:2015-06-10 浏览数:1691 【关闭页面】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曾强调,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根本前提。在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应抛弃文化焦虑与文化自卑,坚守民族文化自信。文化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不能拘囿于现有的文化版图,只要筑牢思想道德堤坝,就应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要有远大眼光和博大胸襟,必须亮出中华文化的恢弘大气和通慧灵气,显示中国人的铮铮骨气和雄厚底气,才能生动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基本策略。一方面要利用别国的文化资源创造中国的文化财富,配置文化资源要打破国界,美国人可以利用中国的花木兰、功夫、大熊猫演绎好莱坞故事,中国人也应该运用他国的文化资源制造文化产品,开发文化服务。另一方面,站在全球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要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审美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传播表达的针对性;善于借用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像抓经济对外开放一样抓文化对外开放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有效路径。首先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明确列出文化建设中禁止和限制企业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负面清单,清单以外则充分开放。其次,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扩大我国文化企业的对外投资,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建设文化对外贸易基地。再次,创新对外文化贸易,促进文化贸易多元化。一方面完善文化出口退税制度,另一方面强化金融支持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主要模式。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国家意识形态方向把控上,体现在文化开放的规划、政策、法规的制定上。发展文化产业,依靠企业主体来完成。社会参与,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海外华人的积极作用,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既要讲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讲经济效益,必须依靠市场化运作,依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配置资源,大力释放海外文化需求,刺激文化市场活跃度,让包裹着、浸润着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文化市场。
有侧重走出去是当前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战略重点。文化开放是双向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是文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过去30多年,我们是以“引进来”为主,如今需要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因此,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区域、分层次、有侧重地在文化“走出去”上实现巨大突破,是当前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重中之重。要依托中国地缘文化空间和综合实力,在我国周边地区、亚洲地区、全球地区三个层次上迈出各有侧重的步伐,不求文化全面开花,但求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价值目标。一是宣传中华文化独特优势。把山南海北、不同韵味的地域文化推广出去,把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出去,把神奇神妙的非遗文化弘扬出去。二是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观念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结晶,要通过各种形式,生动活泼、韵味无穷地传播出去。三是推广中国文化精神。要构建独具特色的具有东方大国气派的中国话语传播体系,力求实现“中国内涵、国际表达”,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方面面。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省直机关党校)